日期:2021-08-17 来源:人民网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刘慧 点击:
这个夏天,又一批“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学子来到基层一线,走向生活中的“大思政课”。在这些大学生团队中,奔赴我国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的民族团结实践团,是一股特殊的青春力量。
他们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相结合,手绘“美丽乡村”、送医下乡,探寻“非遗”故事、开展爱心支教……在乡村振兴的新图景里,他们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印记,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盛。
---------------
一支画笔,绘出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靠近中朝边境的地方,有两座慢节奏的村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怀庆村和爱民村,这里的朝鲜族村民热情好客。最近,他们迎来一群会画画的老朋友。
“在绘制文化墙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两个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变化。”记者从东北电力大学绘爱乡村振兴团队了解到,从2017年至2019年,该团队3年为两村共绘制450多平方米充满朝鲜族文化气息和烘托脱贫攻坚氛围的文化墙。
今年,团队第四次出发,顺应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在200余平方米的墙体上进行彩绘。
“这是我第四次参加‘三下乡’活动,每次都负责墙体彩绘工作,也目睹了村子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蜕变。”队员张石林从大一暑假起就一直在这个团队,在他看来,这些年村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因此团队绘制的标语口号也要应时而变。
在爱民村一处墙体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红色的大字分外醒目。队长刘畅告诉记者,他们用汉字、朝文两种文字在两个村子同时书写了这段标语,希望能在村里营造出“乡村振兴”的文化氛围。除了标语,他们还绘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人物舞蹈画。
打底稿,调色,补色,描边……冒着炎炎烈日,团队8名志愿者在白色的墙体上认真绘制,一画就是几个小时。“我们这次绘画的内容较多,面积大、时间紧,所以大家很少休息。”
“今年画的是朝鲜族群众的舞蹈,我想这种载歌载舞的画面可以很好地展现出村民生活越来越好的精神面貌。”刘畅说。
作为团队里的“老前辈”,张石林这次负责总指挥和“技术担当”。“在绘制人物图案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人物的动作姿势绘制准确,又要根据当地民族文化,选用正确的服装颜色。”张石林告诉记者,为了尊重朝鲜族村民的传统,他们听取了驻村干部的意见,并提前上网查阅资料,确保绘制的内容符合当地民族文化。
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的队员徐靖婷回忆说,有村民看到他们刷墙够不到上面,会回家拿梯子和长杆过来,还有人从自家拿出水果、冰棍、矿泉水分给学生们。
爱民村“第一书记”杜国胜对大学生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肯定,他说:“文化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乡村振兴的精神,促使大家自觉树立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
送医下乡 传递健康理念
“现在民族地区的交通、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人们的健康观念仍需要转变,我们此行一是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二是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的理念。”贵州医科大学教师徐冉说。
从7月19日起,徐冉带领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民族团结实践服务队前往贵州贵安新区麻朗村和狗场村两个民族村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的布依族和仡佬族村民宣讲医疗卫生知识,并送去家庭常备药。
团队在入户宣讲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老人生病不及时就医,甚至“乱投医”;还有一些人不按医嘱服药,存在随意增减药量、停药和混吃等现象。对此,团队里的医疗健康科普员向村民千叮万嘱:“有病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千万不能乱用药。”
团队还根据不同的需求给每家每户都配备了常用药,并为不识字的老人详细说明了药的用法、用量。需求最“火爆”的常用药是一款外用膏药。徐冉告诉记者,当地老年人居多,或多或少存在关节痛问题,所以这种药物特别受欢迎。
团队成员喻甜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除了宣讲医疗知识,还和队员参与了少数民族传统药物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天南星大多外用,内服须用白矾水浸泡,再加生姜煮后切片晒干用,可以祛风止痉、燥湿化痰、消肿散结……”队员们跟随当地药农进山采药的过程中,发现了“新世界”。
“当时我发现了一株特别大的天南星,正在好奇呢,突然一个蜜蜂在我的眉尾蜇了一下。”这个意外让喻甜记忆犹新,她说,“当时伤口很快红肿,整个人又痛又慌。”
好在一位药农迅速给出了“救命药方”——青蒿,队员们就地取材,将采来的青蒿用石子研磨成绿色汁水,涂在喻甜的伤口四周,痛痒症状便很快缓解了。据药农介绍,青蒿具有清热解毒、截疟等功效。
“当时还有点不相信,用了之后效果确实蛮好的。”喻甜对少数民族传统药物也有了新的认识。徐冉也感慨说:“同学们很受触动,因为这是真正的‘现学现用’。”他希望药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去挖掘、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药物及其用法,承担起药学人的责任。
让湘西“非遗”“飞”上云端
“我们来自湘西地区的高校,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也是我们的义务。”谈起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云上“飞”遗团队的成员们滔滔不绝,“这里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1项……”
据团队成员介绍,湘西州这些国家级“非遗”中,音乐舞蹈类8项,“云上非遗数据库”全部涉及;省级“非遗”中,音乐舞蹈类24项,“云上非遗数据库”涉及21项。
这个“云上非遗数据库”是如何搭建的?
“‘云上非遗数据库’是我们存储和展示湘西音乐舞蹈‘非遗’资源的线上平台,通过云盘存档,将内容在短视频平台、音乐平台、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宣传和教学。”队长徐静告诉记者,团队的最终目标是将湘西地区的音乐舞蹈“非遗”资源整合起来,成为民间和政府部门间的中转站,同时通过“云上推介”助力湘西文化传承。
今年7月,云上“飞”遗团队前往湘西州龙山县石堤村、联星村开展“土家族音乐舞蹈文化”田野调查工作。团队拜访了土家族打溜子、哭嫁歌、咚咚喹、摆手舞等“非遗”传承人,一方面亲身感受“非遗”文化,另一方面也为“云上非遗数据库”补充资料。
在石堤村,队员们观摩了4位打溜子传承人的表演,并对其进行了深入采访,发现他们近期改编的曲牌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单一地展示打溜子,到现在加入舞蹈元素。对于这一创新,团队在“云上非遗数据库”上进行了补充。
“除了田野调查,我们也做了原创的音乐舞蹈作品,希望能进一步扩大‘非遗’影响力。”据徐静介绍,团队成员专业对口、能歌善舞,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目前,“云上非遗数据库”已有超过10TB的资料,团队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推文60余篇、抖音账号发布短视频15条、网易云账号发布音频50首,三平台总点击量已超过1500万。
徐静表示,团队会将这个项目继续开展下去,“如果我们持续帮助他们把‘非遗’文化宣传好,可能就会改变新一代年轻人的看法,让他们更认可自己民族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将“爱国小诗”带进回民小学
位于安徽古沟回族乡的太平回民小学,80%以上的学生是回族,学校不缺先进设备,却很缺年轻教师。7月18日起,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乡“诗系童真”支教团队在这里开展了为期8天的支教活动,将红色诗歌引进七彩课堂,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琅琅书声从学校的一间教室传出。支教团成员王梦雅说,当她讲到诗歌《七律·长征》中红军横渡金沙江的细节时,她看见孩子们眼睛里闪动着泪花。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告诉王梦雅:“我以后也要成为像长征战士那样勇敢的人,保护我们的国家。”
孩子的话语有些稚嫩,却让王梦雅非常触动,“这首诗真正感染到了他们,也可以看出孩子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热爱。”
队长周舟告诉记者,除了教孩子们诵读、欣赏诗歌,他们还鼓励孩子们写诗。“我们会找一些影像资料给孩子们看,再让他们不加任何技巧地写下自己心中的诗歌。”周舟解释说,对于小学的孩子们而言,写诗不需要有太多条条框框,只要能把心中所想真诚地表达出来,就是一首好诗。
孩子们写下小诗后,支教老师会教一些关于单押、双押的小技巧,让他们对自己的诗歌进行修改。
周舟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二年级学生陈佳娣写的《我的祖国》,诗中写道:“一只公鸡在打鸣,叫醒了沉睡的人,这就是我的祖国!”
“在他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遥远的词,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周舟认为,孩子们的文字非常单纯,“他们把心中的祖国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没有华丽的文字,却表达着内心最纯真的感受。”
在周舟看来,支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时,大家一遍一遍唱着《再见》,孩子们被支教老师抱在怀里,哭得很伤心,说“一定会记得你们”。
周舟告诉记者,这支团队传承自上一届大学生,也会一直传承下去。
科普食品安全 守护健康乡村
“人生第一次坐60多个小时的硬座,说不累是假的,但现在更迫不及待地想为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做些事情。”董蓓蓓一下火车便这样说。
董蓓蓓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大二学生。今年7月,她作为江南大学“南国北疆”实践团学生负责人,和另外6名同学从5000多公里外的江苏无锡来到新疆昆玉市,与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师生共同开展“健康乡村 食品科技全国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5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联合58所高校共同发起“健康乡村 食品科技全国行”活动,鼓励食品学院学子深入乡村、广泛调研,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7月17日-22日,江南大学“南国北疆”实践团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师生深入近10个社区、连队等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生活中的微生物”等主题宣讲活动,同学们发挥专业特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市民讲解食品安全知识。
“现在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管控越来越严,我们也想从你们这里了解餐饮店的食品卫生如何保障。”宣讲结束后,昆玉市民营企业商会会长随鲲鹏与实践团的师生展开交流。
乡村儿童“食育课堂”是今年“南国北疆”实践团食品知识科普的重要内容之一,聚焦中国乡村儿童营养失衡等不良现象,开发本土食育课程,推动改善中国乡村儿童饮食营养卫生状况。
课堂上,实践团成员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教小朋友们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每一节课都充满欢声笑语。每场活动结束之后,不少家长会拉住队员,询问孩子日常饮食中应注意的问题,实践团成员一一给予详细的解答。
实践团成员卢梦娇说,团队在新疆、无锡两地开展了多场食育讲座,发现两地孩子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较大。“我们也在努力探寻一种全公益化的食育课程体系,为更多孩子带来健康的饮食观念,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来源链接地址:http://edu.people.com.cn/n1/2021/0816/c1006-32193900.html
版权所有 ?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澳门金沙城中心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 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