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贵医

当前位置: 澳门金沙城中心 > 新闻中心 > 媒体贵医 > 正文

贵阳日报(2015.09.09)湘雅医学院、贵阳医学院和中正医学院西迁 贵州成为全国医学教育重要基地

日期:2015-09-10 来源:贵阳日报 编辑:党委宣传部 李晓芬 点击:

20世纪40年代国立贵阳医学院校门。

左图:国立贵阳医学院临时院舍。

抗战时期,国立贵阳医学院的同学们在上实验课。

抗战以前,贵州医学教育一片空白,不但没有医科大学,就连中等医师、护士学校也没有,只有省立医院开办了一个妇产婴医科传习所,办了一年多就不了了之。抗日战争爆发后,原设在长沙的湘雅医学院1938年迁到贵阳,同年原拟在武昌创办的医学院改为国立贵阳医学院,1939年陆军军医学校迁至贵州安顺,1940年国立中正医学院由昆明迁到镇宁,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和卫生署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也迁贵州,高等卫科教育蓬勃发展起来。当时内迁西南的医科院校共9所,国立上海医学院、江苏省立医学院、国立药学专科学校迁重庆,中央大学医学院迁成都,山东医学专科学校迁万县,其余院校迁贵州,约占内迁医科院校的一半。迁到贵州的4所医科院校都有较高水平,湘雅医学院与北平的协和医学院、济南的齐鲁医学院、上海的圣约翰医学院、成都的华西医学院齐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源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国立中正医学院是我国最先自办的医学院,陆军军医学校是军事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是全国军事医护人员培训中心,卫生署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担负全国公共卫生人员训练,在抗日战争中,贵州成为全国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

国立湘雅医学院的前身,是由湖南教育界人士组成的“育群会”与美国基督教“雅礼会”合办的私立湘雅医学院,实为中美合办的医科大学,创办于1914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医学院之一。1925年,美国“雅礼会”签订的10年合约期满,不再有对医学院的行政管理权,改为中国自办,成立新的董事会。1927年,因湖南政局动荡,学院暂时停办,“雅礼会”召回大部分医务人员。1929年秋,湘雅医学院复校,招收两个医科预备班,有学生44名。1931年,医学院及校董会在国民政府澳门金沙城中心注册立案,仍保持中美合作的体制,学院自行管理,经费主要由湖南省政府津贴,澳门金沙城中心补助,美国“雅礼会”捐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湘雅医学院是当时少数几个能继续维持正常秩序的医学院之一,一度收容60多个“借读生”,它的教学医院(湘雅医院)为战时伤病员提供服务。1940年8月1日,澳门金沙城中心决定将私立湘雅医学院改为国立湘雅医学院,经费由澳门金沙城中心拨给,继续接受湖南省政府和美国“雅礼会”资助,保持原有的教育方针和教学方法。

战火蔓延至长江流域,长沙累遭日机轰炸,学院被迫搬迁。1938年7月,湘雅医学院将医疗器械运往衡阳,以免遭到损坏。为了能长期坚持办学,决定迁往比较安全的贵阳。9月用汽车将80吨图书设备和学生经广西运到贵阳,行程1400公里,教职员工及家属则由湘西直达贵阳,11月完成全部搬迁。初到贵阳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校舍,租借七、八处民居和旅社安置教职员工和家属,学生暂时寄住东山寺庙,借用阳明路贵阳医学院教室上课。1938年11月,租得次南门外窄口滩附近“长沙义园”的一片空地,修建湘雅医学院校舍,从此有了“湘雅村”之名。先建成三幢两层楼房屋作教室、实验室及部分学生宿舍,高年级学生住在中央医学院内修建的宿舍,1941年修建8幢简易宿舍安置职工家属,因用房紧张,一间2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住12——14人,睡双层床,用包装箱作书架,每人发一条小木凳,自带到教室听课。礼堂、食堂狭小,站着开会、吃饭。没有电灯,夜间点煤油灯或打汽灯。没有自来水,学生轮流赶牛车到河里取水。

原任校长王子玕,1937年7月受命为国立中正医学院院长,1939年8月校董会推选张孝骞为院长。张孝骞,长沙人,湘雅医学院第一期毕业生,先后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深造,著名内科专家。随校迁来的有教授14名、副教授5名、讲师15名、助教6名。当时在贵阳的专家很多,如贵阳医学院院长、热带病学家李宗恩,中央医院院长、外科专家沈克非等,于是增聘10名名誉或兼职教授。湘雅医学院与中央医院密切合作,以中央医院为教学医院,张孝骞兼中央医院内科主任,教授、副教授、讲师在中央医院兼任科主任或主治医生,中央医院院长及医师在湘雅医学院授课,相互支持,不取报酬。基础课多由本院教师讲授,林绍文授生物学,王承书授物理、数学,龙康侯、谢祚永授有机化学,朱鹤年授生理学,王肇勋授解剖学,张德威授组织学,白施如、刘秉阳授细菌学,徐荫祥、潘世箴授病理学。临床课由学院和中央医院专家讲授指导,内科学教师有张孝骞、吴执中、齐镇垣、王肇勋、李明俊、潘绍周、胡信德,外科学教师有沈克非、袁道、许殿乙、谢陶嬴、陶甫,儿科学教师有钟世藩、杨显素、梁觉如,妇产科学教师何碧辉、吕淑贤、杜梓杨,神经科教师有凌敏猷、黄友歧,热带病学教师李宗恩,眼科学教师有陈世彬、张俊杰,耳鼻喉科教师有陈世彬、林莜周,皮肤病学教师秦作樑,公共卫生学教师有施正信、赖斗岩,放射学教师有荣独山、黎光煦。

湘雅医学院是一所六年制医科大学,设有医学本科。办学的宗旨,是把学生训练成好公民、好医生,宣扬公医制度的优越性和为公众服务的精神,重视医德和医术培养,要求学生“求实求确”。前五学年的教学时数,30%为课堂讲授,70%为实验和实习,第六学年为医学实践。临床教学在中央医院和门诊部进行。上课不指定教科书,不发讲义,教师用英语讲课,学生必须认真作笔记,高年级学生要用英语提问、答题,用英语写病历和实验报告,重视实际操作,每4人提供一具尸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人体解剖。实验必须精确,达不到标准必须重做。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根据病情正确诊断、治疗,认真体会病人心理。考试制度严格,除常规的月考、期考而外,随时都有小考,实习有前期考试和后期考试,实行“诚实考试”,一旦发现作弊,严肃处理,甚至开除学籍。考试、实验不及格补考,再不及格留级,实习不合格不准毕业。

随校迁来的学生120名,分一、二、三、四年级。1940年招生160名,其中女生55名,占34%。1945年——1946年招生259名,在贵州共毕业8班、150名。学生有三分之一来自湖南,其余来自广东、浙江、江西、湖北、福建、江苏、河北、辽宁、山东、安徽、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他们大半是从沦陷区逃来的流亡学生,多无经济来源,学校的补助有限,生活相当清苦,但能在困难的战时状态下上大学,使他们感到十分幸运,学习上自觉、勤奋、刻苦。在外国学生援助战时学生的捐助活动启示下,学生组织了“自助会”,开展各种互助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并以缝衣、种菜等方式自救。因湘雅医学院与教会关系密切,信奉基督教的人不少,建有湘雅基督教学生青年会,与贵阳市基督教青年会及基督教女青年会有密切联系。

“黔南事变”,日军侵入独山等地,湘雅医学院被迫离开贵阳,迁往重庆杨公桥。1945年8月,日本投降,湘雅医学院迁回长沙,1953年改为湖南医学院。院长张孝骞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主任、副院长,后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主编《中国内科杂志》,1987年在北京逝世。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向华北、华东大举进攻,大学纷纷向西南大后方内迁。北平协和医学院及保定河北医学院、山东齐鲁医学院受到极大威胁,不少师生被迫离开学校,向南撤退。澳门金沙城中心考虑到战时急需医务人员,使流亡教师有书可教,流亡学生有书可读,不让我国的医学教育被日本破坏,决定在武汉新建一所医学院。1937年12月,澳门金沙城中心指派原北平协和医学院李宗恩教授、公共卫生专家朱章庚和妇婴医学家杨崇瑞,组成武昌医学院筹备委员会,以李宗恩为主任委员。筹备刚开始而武汉危急,为了安全起见,决定将筹建的武昌医学院改为贵阳医学院,增聘张志祥、杭立武为委员,成立贵阳医学筹备委员会,并将拟拨武昌医学院的16万元按七折拨给贵阳医学院作开办经费。1938年元月中旬,开始在汉口、重庆、西安、长沙等地招生,招生对象主要是沦陷区的流亡学生,共招新生266人,以协和医学院学生为主,其次是河北医学院、齐鲁医学院的流亡学生。一律免费入学,发给贷金。

1938年3月1日,国立贵阳医学院正式成立,任命李宗恩为院长。学校暂借贵阳中正东路王家烈公馆办公,以阳明路两广会馆和三圣宫为临时校舍上课,教职员工大部分住王家烈公馆,学生分住省立医院(今贵阳市一医)和市场路新世界旅社。1939年“二·四轰炸”后,贵阳医学院征得贵州盐务局同意,在六广门外的一片空地上修建了19栋茅草房作学生宿舍之用,这便形成了“盐务新村”。后又在小宅吉建简易住宅8栋,作为教职员工宿舍。1940年,李宗恩接受了美国“洛氏基金会”捐赠的2万元,在贵阳南郊太慈桥购得百余亩土地,修建了一座两层楼的教学楼,以后又增修一些宿舍,转到新校舍上课。建院后最大的困难是教学仪器缺乏,李宗恩院长与中央医院、省立医院、湘雅医学院等单位商定借用,同时积极筹款定购一批图书仪器。

贵阳医学院设有医学本科和职业专科,本科5年,专科3年。第一批在武汉等地招来的学生,因来源不同,程度不一,编为一至五年级各班,医事职业专修科分为护士班和助产班,1940年又增设卫生工程专修科。1941年设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设住院部和门诊部。1942年将医事职业专修科改为贵阳医学院附属高级职业学校,设护士、助产两科。1946年增设药学专修科及医事先修班。因为战时急需医务人员,不能按常规秋季招生,有时是春季招生,并允许招收插班生。抗战时期在贵阳医学院的教师,不少是全国著名的专家、教授。李宗恩是留美医学博士、协和医学院内科主任、热带病学专家;朱章赓是全国著名的公共卫生专家,曾任中央卫生实验院院长,贵阳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公共卫生科主任,后调卫生署长;担任贵医筹备委员的杨崇瑞,是妇婴卫生专家;杨济时毕业于协和医学院,留美血液病专家,曾任湘雅医学院教务长、贵阳医学院内科主任;内科专家王季午为院务主任,外科专家周德裕任总务主任兼附属医院院长;郭一岑是留德心理学博士,任贵阳医学院心理学教授;杨葆昌留学英国、美国,任贵阳医学院化学科主任;贾魁为防疫专家,曾任贵州省防疫医院院长;朱懋根毕业于协和医学院,留校任教。杨静波、柳安昌、徐会渊、汤佩松、严镜清、秦作梁、沈隽祺、李瑞林、高永恩、宋杰、程玉林、李葆真等一批专家均在贵阳医学院任教。

1944年冬,日军入侵黔南,贵阳医学院奉命迁往重庆,学校设在歌乐山,图书仪器存放贵阳留守处。贵阳医学院的学生,与在重庆的上海医学院合班上课,以中央医院为实习医院,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李宗恩奉命接办协和医学院,带走一批协和的师生,外地来的教师和贵阳毕业留校工作的学生,有的到天津、杭州谋职,有的赴美深造,有的复员回家,师资力量大为削弱。澳门金沙城中心打算将贵阳医学院并入上海医学院,在校师生和校友坚决反对,强烈要求“一定要将贵医办下去”,于是由朱懋根继任院长,迁回贵阳复课。

从建院到1949年,贵阳医学院共毕业417人,其中,医学本科16期、239人;护士班15期、113人;助产班11期、44人;卫生专修科4期、17人;药学专修科1期、4人。

抗战初期,著名医学家、生物学家林可胜博士倡议,创办一所新的医学院。他认为早期的协和医学院、齐鲁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医学院、湘雅医学院、华西医学院都是教会创办,操纵于外国人之手,应当由国家创办一所中国自己的医学院与之匹敌,推行公医制度,成为“南方的协和”。这一倡议得到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大力支持,但要求以“中正”命名。经澳门金沙城中心批准,1937年9月成立国立中正医学院,设址于江西南昌,委原湘雅医学院院长王子玕教授为院长,实行全公费。第一期征取100名、备取30名、实际报到108名,分成两班,在南昌上课。校歌唱道:“使国家昌盛,使民族复兴,使江西繁荣,使赣人见光明,这是蒋公之殊勋,要普救万民,要医学振新,要公医得推行,这都是办校之初心。”

上课3个月,因日机狂轰滥炸,教学无法进行,于12月迁往江西永新,王子玕与时在永新的上海医学院院长朱恒壁商议联合办学,决定西迁,经澳门金沙城中心批准,紧急迁往云南,两校师生乘火车、汽车、轮船到越南河内,然后经镇南关到昆明,设校址于白龙潭。中正医学院与上海医学院机构各自独立,教学上合班上课。1940年昆明白龙潭被炸,上海医学院迁往重庆,中正医学院迁到贵州镇宁。

在镇宁一年,设有一至四年级四个班。王子玕院长聘来了许多教授,如生物学教授赵以炳、病理学教授李配林、微生物学教授汤飞凡、魏曦、诊断学教授刘南山、药理学教授刘绍光、解剖学教授齐登科,内科学教授李振翩、外科学教授黎启勋,耳鼻喉科教授陈世彬,湘雅医学院和陆军军医学校的教授也在中正医学院授课。

1941年,院长王子玕到重庆,以请蒋介石题教训为名,要求增加拨款。蒋介石说:“以我的名字为院名,为什么要迁出江西,躲到西南?江西还有地方,应该马上搬迁回去。”当年暑假,中正医学院迁回江西永新,1943年又迁福建,颠沛流离,抗战胜利后才迁回南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正医学院改为南昌医学院,后与四野医科学校合并为华中医学院,继改中南军医医学院、第四军医学院、第六军医大学,又迁到重庆与第七军医大学合并,改为第三军医大学。

来源链接地址:http://epaper.gywb.cn/gyrb/html/2015-09/09/content_443364.htm

版权所有 ?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澳门金沙城中心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 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