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2-15 作者:尹晗昕 来源:药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李晓芬 点击:
前言:2020年注定是个特殊的年份,新年伊始,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疫情的发展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举国上下共抗疫情的过程中,一批批“逆行者”义无反顾冲在防控最前线,在他们的背后,更是有着无数让人动容的温暖和力量,鼓舞着我们迎难而上,奋勇前行。
2月14日,“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一篇“土司美少女 神秘捐款人”的报道引起了贵州医科大学师生广泛关注。该报道称,2月12日中午1点左右,一位戴着口罩的女孩前往遵义市余庆县敖溪镇派出所,匿名捐赠现金一万元后便匆匆离开。后经派出所多方寻觅,终于找到了这位匿名捐款人,余庆县敖溪镇指挥村村民,精准扶贫户,贵州医科大学在读学生——小杨。
图片来源于多彩贵州网
经核实,报道中的女孩系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大三学生小杨,家住遵义市余庆县敖溪镇。小杨的家庭并不富裕,因严重缺乏劳动力,2015年她家被列为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去年6月,父亲病故,作为大姐的小杨,既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又要照顾两个妹妹以及一个患病需要长期治疗的弟弟,这个爱笑的女孩儿始终微笑面对生活的艰难,毅然用自己娇小的肩膀扛下家中生活的重担,支撑起了整个家庭。报道中所说的一万元的捐款,是小杨用奖学金和平时兼职打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面对乡镇领导的再次劝说,小杨说:“我之前也犹豫过,家里条件不好,用钱的地方确实多。但是,政府给了我们家这么多支持,吃穿生活都是有保障的,钱还可以慢慢攒,这个关键时刻我必须站出来尽一份力,也算是报答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恩情。”这篇报道很快在贵州医科大学师生中传开,大家纷纷为这个坚强又善良的女孩点赞。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平日里的小杨是一个乐观、坚强、内敛又努力的同学。小杨曾经担任过药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对于自己的工作,她每次都认真完成,从不抱怨。学生会的例会,她从不迟到,虽然很少参与大家激烈的讨论,但她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有时也会把自己的想法单独私发给负责的同学。她热爱学习,自习室里常常能看到她努力学习的身影,也常常利用课间去向老师请教问题。她很有爱心,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对身边的人都很热心,很愿意帮助别人,即便是一只流浪的小狗她也愿意施以援手。学习之余,小杨在学院做了一份勤工助学的兼职,收入不多,但小杨说加上奖助金,这已经能满足她的日常开销了。前段时间,她很开心地在QQ上和辅导员分享自己考过了教师资格证,她说,希望毕业后能当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服务社会。
有人问小杨:“你自己都那么困难,弟弟妹妹也还小,家里担子太重了,为什么还要捐款,而且还一下捐了这么多?”这个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的女孩说:“其实这真的没什么,我困难的时候都是政府、社会在帮我,我家庭条件不好,房子是政府帮忙建的,我和弟弟妹妹的学费、生活费也都是政府和学校给的,弟弟高昂的医疗费,也是各界的爱心人士和政府帮我们凑齐的。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去报答,现在国家有困难了,我就是想出一份力。我看到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当志愿者,我也很想报名参加,但弟弟妹妹还需要我照顾,我没有什么能给的,自己平时存了点钱,就决定捐出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以来,小杨的梦想都是当一名老师,有一天能够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传道解惑。而她的所作所为,实际已经给无数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这堂课的名称叫做“大德和大爱”。一万元对许多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对于一个贫困学子而言,这已经是倾其所有对社会的回报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把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小杨虽然贫困,但始终初心不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她的行为不仅生动诠释了贵医校训“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所教导的责任担当,更体现了新时代青年胸中有大义、肩上有责任、心底有大爱的家国情怀。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正是成千上万甚至数以亿计的“小杨”一般的存在,让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向所有为抗击疫情默默奉献的人士致敬!
图片来源于多彩贵州网
版权所有 ?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澳门金沙城中心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 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