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7-27 来源:新华网 编辑:党委宣传部 陈祥贵 点击:
根据《贵州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关于开展2022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组建了“‘药’助特色振兴路,共绘百年乡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和“‘医’路向前保健康,‘药’你共创振兴路”志愿服务队两支国家级社会实践队伍,招募志愿者共计50余人,于2022年7月16日-22日,分别在黔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和黔南州贵定县沿山镇开展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开展,结合药学院专业特色,充分利用药学院技术和人才优势,整合资源,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的建设浪潮中,在新的赛道上跑出药学院的加速度。
芦笙歌悠扬,田园新风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药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舟溪镇新光芦笙制作村,了解新光村独特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依托苗侗文化传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了农文旅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挖掘特色经济价值并形成以手工制作苗服苗饰、少数民族乐器芦笙、少数民族盘发等民族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振兴产业链。全村140余户有70余户从事芦笙制作产业,制作各类风格的芦笙产品销往国内外,年产值200多万元,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文化产业。新光村通过传承传统技艺,延续历史文化,走出了一条属于新光村的特色振兴之路。
志愿者们参观云谷田园
志愿者们参观云谷田园
在新光村党支部书记潘定华和村妇女主任杨通英的带领下,志愿者们首先去观摩学习了芦笙的制作过程,领略了制作芦笙的高超技艺。随后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柔达先生。潘老先生向志愿者们介绍了芦笙制作的演变过程和传承情况,并指导志愿者们学习如何演奏芦笙、掌握芦笙的发音规律。
最后,潘老先生为志愿者们带来了一段悠扬动听的苗族芦笙乐曲,志愿者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进一步了解了新光村的特色乡村振兴方略。
志愿者们与潘柔达老先生合影留恋
寻中医足迹,访千古苗药
贵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四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拥有特殊的生态环境及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黔东南是我国著名的苗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苗药资源。为探寻苗药文化,承托苗药底色,药学院社会实践团于贵州省凯里市苗侗文化街开展“寻中医之旅,访千古苗医”活动。结合专业特色,志愿者们找到当地药农学习并记录其地方民族用药情况,并听余黔林老先生讲述各类苗药功效。
志愿者与当地药农交谈
余黔林老先生向志愿者们讲述苗药
志愿者们与余黔林老先生合影留念
小分队还就地上山识药采药,并将其制作成为植物标本并向同学们展示。
志愿者们采完草药在山下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给药学院志愿者们一个将药材之知和体验之行结合的机会,使其不仅可以内化于自身知识,还可以外化于实践经验。
爱心义诊保障边民健康 暖心医疗助力乡村振兴
为增强村民的健康意识,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药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分别走进凯里新光村、贵定和平村及底至村,开展入户送医送药、用药科普活动。在入户发药的过程中,志愿者们详细询问了村民健康和患病状况、日常医疗、就诊途径等情况,根据其需求,免费发放常见药品,并告知其适应症状、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对慢性病、地方性疾病给予健康预防建议,对基本医疗卫生知识进行科普,并分散张贴很多医疗宣传海报于村里的告示栏,为当地带去医疗科学知识。
并联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到舟溪镇开展义诊活动,全面服务村民,为村民们测血压、解疑答惑、对症送药。义诊现场,志愿者们接待了一位94岁抗美援朝老兵。当天老人一身戎装,胸前满满的军功章记载着老人的丰功伟绩,在人群之中显得格外耀眼。志愿者们纷纷簇拥上前,倾听着老英雄曾经的英勇事迹。
志愿者们与抗美援朝老兵合影留恋
志愿者们与附院专家合影留恋
本次活动帮助村民们树立科学的防病治病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为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使志愿者们学以致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用心浇灌祖国花朵 情系乡村“未”你而来
为了丰富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增强大学生与乡村儿童之间的联系,拓宽乡村儿童的阅读视野和树立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护航生命健康安全,为乡村学生的奋飞插上理想的翅膀,药学院党委书记高秀丽,党委副书记包欢欢带领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贵定县沿山镇杨柳小学为当地贫困儿童赠送书籍、文具以及一些体育用品。一册书籍一片情,一缕书香一片心。在捐赠中,高秀丽对孩子们学习情况表示关心,对孩子们的未来寄予美好希望,希望孩子们在当今美好的社会环境下健康成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合影留恋
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走进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服务团对同学们进行安全教育宣讲,通过实操为同学们现场演示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一系列急救技能。志愿者们还为同学们展示和介绍药学院自制手工香囊并送上祝福,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成长之路上开出绚烂的健康之花,为人生前路铸就坚实基础。
志愿者们与同学们合影留恋
科技助农振乡村 特色产业创未来
药学院党委书记高秀丽,党委副书记包欢欢带领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贵定县沿山镇开展“科技助农振乡村 ,特色产业创未来”主题活动,利用药学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参与到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
首先高秀丽针对果农和公司人员开展了“科学理论指导发展,助力贵州刺梨产业”主题宣讲,并实地到田间参观和指导刺梨种植过程,观察刺梨生长环境及生长需求。
高秀丽针对果农和公司人员开展宣讲
高秀丽到田间实地考察
随后到该公司厂房,参观整个生产过程,体验以刺梨为主要成分的各种创新型产品,了解山王果刺梨在全国的营销路线和情况,并对刺梨的营养成分、药用重要性和刺梨产品的新型性进行了介绍,增强果农们对产业的认知和种植技术的把握,同时也鼓励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结合实际推动农产发展。志愿者们也积极与果农们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实地考察中存在的疑问,对果农们提出的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活动最后,高秀丽和周巧明给果农们捐赠其主编书籍《药食同源民族药—刺梨》,为后期果农们生产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高秀丽给果农们捐赠书籍
实践团与果农们合影留恋
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包欢欢还带领小分队来到国药集团贵州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志愿者们参观了厂区并详细了解了公司相关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市场情况。期间,药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还参观了凯里党史陈列馆和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了解到黔东南州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黔东南州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高位推动旅游业、农业和工业发展。
包欢欢与厂区工作人员交谈
志愿者们在厂区合影留念
药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服务基层,服务地方,积极鼓励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特别是投身乡村振兴和助力健康中国实践活动中。以高秀丽课题组为代表,结合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对刺梨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积极与省内刺梨公司合作交流,探索“产学研一体”的刺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贵州刺梨产业公共品牌建设,推动全省“黔货出山”,助力乡村振兴。
志愿者们合影留念
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虽已经结束,但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始终印于志愿者的心中,社会实践的精神始终流淌于志愿者心尖,志愿者们于实践服务中筑牢责任和使命担当的共同基础,拉紧生活和志愿服务的共同纽带,为志愿生活写下生动注脚。执服务之笔,书人生华章!乘实践东风,赏真知长空,而后方可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版权所有 ?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澳门金沙城中心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 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