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2-05 作者:陈英 来源:药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陈祥贵 点击:
1月19日,我校药学院陈英副教授、陶玲教授团队在全球药剂学领域权威国际杂志(创刊以来一直排名第1位)、国际药物控释领域前沿研究和创新的顶级交流平台《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杂志(中科院分区1区,影响因子为11.467)上发表了题为“Utilizing endosomal capture for tumor therapy via membrane-lytic mechanism-based Pickering emulsion”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是我校在该期刊上的首次发表,第一作者单位与第一通讯单位均为本校,论文研究工作均完成于本校。我校药学院陈英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汪巳卜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我校陶玲教授和沈祥春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文得到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特色天然药物资源高效利用工程中心和天然药物资源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和技术上的支持。该研究受到贵州医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卫健委科技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基金等经费支持。
该论文是我校药剂学学科发表的首篇药剂学领域TOP期刊,对我校药剂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后续药剂学学科国际顶级高水平论文的投稿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对推动我校药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药物传递系统)是指在空间、时间及剂量上全面调控药物在生物体内分布的技术体系。其目标是在恰当的时机将适量的药物递送到正确的位置,从而增加药物的利用效率,提高疗效,降低成本,减少毒副作用,属于第四代药物新剂型范畴。
采用智能纳米载体进行药物递送具有灵活装载和精确调节治疗药物,增加肿瘤组织和细胞富集,连续、可控、靶向给药,增强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等优点,在药物新剂型开发和肿瘤临床治疗中获得高度认可,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纳米载体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后不可避免地被溶酶体捕获,导致整个递送系统被消化酶降解,治疗效果不佳。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具有不同溶酶体逃逸机制的纳米载体,相反,直接利用溶酶体捕获的纳米载体进行肿瘤治疗却很少见。该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膜溶解机制的Pickering乳液,它可以反过来利用这种看似不利的溶酶体捕获行为进行肿瘤治疗。
该Pickering乳液是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亚油酸(LA)这两个带相反电荷的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杂化纳米颗粒(HNPs)稳定在油水界面形成的水包油型(O/W)乳液(定义为HNPs@PE)。HNPs@PE通过巨胞饮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溶酶体后,LA在酸性刺激下被质子化,导致HNPs由于静电作用被破坏而肿胀或解体。释放出的CTAB具有很强的膜溶解活性,可以直接破坏溶酶体膜。在酸性条件和溶酶体中过量铁离子(II)的参与下,LA诱导脂质过氧化,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将氧化溶酶体膜,共同导致溶酶体膜的泄漏和内容物释放到细胞质中。随后,扩散的CTAB和LPO将继续攻击线粒体膜和细胞膜,导致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在体内外因膜损伤而死亡。这种具有溶膜能力的Pickering乳液代表了一种有潜力的自抗癌纳米载体药物递送系统。
参考文献:
(1)Ying Chen,* , #Sibu Wang,#Qin Ma, Xingjie Wu, Qianqian Guo, Xinghong Luo, Ling Tao,*and Xiangchun Shen.*Utilizing endosomal capture for tumor therapy via membrane-lytic mechanism-based Pickering emulsion.J. Control. Release, 2023,354, 523-537. DOI: 10.1016/j.jconrel.2023.01.03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8365923000445?via%3Dihub
(2)Ying Chen,*Zengqiu Yang, Sibu Wang, Qin Ma, Lingyan Li, Xingjie Wu, Qianqian Guo, Ling Tao,*and Xiangchun Shen.*Boosting ROS-mediated lysosomal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for cancer ferroptosis therapy.Adv. Healthcare Mater.,2022, 2202150.DOI:10.1002/adhm.20220215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dhm.202202150
陈英副教授简介:陈英,贵州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10月入职于贵州医科大学。研究方向和内容为针对疾病的微环境特征,围绕刺激响应性生物医用材料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开展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药效验证和机制研究。入职后充分调研、潜心思考和组织思路进行科研的启动,2年时间里,充分利用贵州医科大学的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积极开展研究工作,近期连续在Adv. Healthcare Mater.(IF:11.092)和J. Control. Release(IF:11.467)两个国际高水平(均为中科院1区)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发表论文。主持贵州医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医科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2项)、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贵州省卫健委科技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项目等科研项目。
版权所有 ?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澳门金沙城中心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 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